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末传奇> 第三百二十二章 黑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二章 黑幕(2 / 5)

次的漕船装船运输,如此操作,那就没有任何的猫腻的,就算是有些许的猫腻,问题也不是很大。

可惜这样的做法,早就是神话,不存在了。

官府不会充分利用仓储,每次收购的漕粮达到五十万石。那就是天文数字了,更多的时候仓储只有二十万到三十万石,而这些储存。也就是给上面检查看的。

漕粮的缴纳,那是朝廷下的任务,是皇差,不敢耽误的,承担漕粮的百姓,更是不敢乱来。否则就有失去性命的危险。老百姓缴纳的漕粮,总是要装运上船的。既然粮仓不收,那就只要直接装上漕船了。

这就出现奥妙了。漕粮是需要总督衙门检查的,若是不合格,那是不能够运走的,那些存在粮仓的漕粮,都是经过检查的,都是合格的。

这检查的过程,说复杂非常的复杂,官吏可以要求将所有粮食卸到码头上面,逐一检查,也可以登上漕船随便看看,两者之间的消耗多少,不言而喻。

对于那些不懂事的漕船,官吏很容易就整治你了,不管你的漕粮是不是合格,首先要求你卸下码头检查,检查的时间说不定,毕竟官吏事情很多,不可能单独为你这一单的漕船负责,若是遇上阴雨天气,那就麻烦了,可能粮食就受潮了,由合格变为不合格,这样的损失,任何一方都难以承当。

漕粮是否合格,由地方官府负责,漕粮的运输,由帮丁负责,官府害怕漕粮不合格,自身受到责罚,帮丁害怕耽误时间,导致漕运无法赚钱了,所以就联合起来,给检查漕粮的官吏行贿,保证漕粮能够顺利过关。

这行贿的数目都是固定的,江南的漕船二十五两银子,浙江的漕船三十两银子,湖广的漕船五十两银子。

这些银子仅仅是给检查的官吏,仅仅是冰山一角,甚至没有被计入到总成本之中,谁也不敢泄漏这等的事宜,否则就不要想着能够从事漕运事宜了。

至于说粮仓里面的漕粮,也不是一般的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