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节(2 / 6)

念头,与文君回归故里,安居乐业。

还有一种传说是这样的,说司马相如被皇帝诏进宫里,他在那里一呆五年,移情别恋,想抛弃文君,又不好意思直说,便写了这样一封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文君是何等聪明的女子!马上悟出丈夫这封信的意思:众多数字里独独没有“亿”,说明丈夫对她已经没“意”了,不再“忆”起。她回了一封信,也用上了这些数字: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据说司马相如看了这封信,折服于文君的才智,于是回归故里,安居乐业。

这几种说法,我更倾向于相信第一种,一个得志便猖狂的男人,爱情已然逝去,仅凭一首诗是唤不回的,即便唤醒了负心郎的良知,也不一定是唤回了他的爱情。司马相如与文君只凭一面之交就结下姻缘,其间缺乏互相了解,也缺乏时间的考验,日后的变心非常可能。

一句话:仅仅爱才是不够的,仅仅爱貌更不够。勃郎宁夫妇的爱情是经过了天长日久的考验的,里面不仅有对对方才华的欣赏,也有对对方人品的欣赏,那样的爱情,才经得起时间流逝与地位变迁的考验。

卓文君的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汉朝,看来那时女性的地位比后来很多时候都高,至少女子可以离婚,而且离婚也没成为一个“污点”,女子的才华也能得到男性欣赏。再往后,中国文化对女性的鉴赏已经越来越弃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