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秦吏> 第464章 塞上中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4章 塞上中原(2 / 4)

—大多数人,都对明年官府要分配的白羊、楼烦胡女有些排斥。

总之,经过大半年努力,原本因匈奴北遁而荒无人烟、野狼成群的贺兰山东麓,到了入秋时分,已变得五谷丰登、牛羊成群。除了北方难以种麻,羊毛也不够剪,尚需仰仗内地外,全军吃饭问题已实现了自给。

八月十五这天,三个县的屯田侯官,将上计册薄送到了黑夫案前,黑夫展示给李灵看:

”夏天时,宿麦收得10万石,这些天,三个县八万亩公家粟田,又收粟30万余石!“

李灵不由惊讶:“竟这么多!亩产都赶上蜀中了!”

黑夫却不感到奇怪:“贺兰山的匈奴人在此驻牧数代,数万头牛羊粪肥让土地十分肥沃,日积月累,如今都在秦人精耕细作的屯田里得到了释放,故第一年亩产堪比蜀中!”

这场大丰收,使得兵卒、民夫明年吃饭不成问题,扣去军队口粮,战马饲料,还能屯储下至少5万石粮食备用……

“如此一来,加上内地运来的粮食,可积至十余万石……”

这还没算上很快就要种下的宿麦,李灵感到肩膀上压力大减:“这样的话,明年迁移至此的新民,夏收前,便暂时不愁粮食了。”

就算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贺兰山东麓,也足够养活十多万人口,所以在咸阳的秦始皇,早在年初就敲定了未来一年的塞北移民计划:迁移三万户关中秦人,进入河南地、北假,其中两万户去九原、朔方。一万户到贺兰,在各堡垒城塞周围,水草丰茂的地方建立里闾小邑。

但黑夫却不觉得轻松,在公子扶苏的力谏下,这批移民,不是来自关东的强制性迁虏,而是从关中募来的。每家赐五十亩土地,免税三年,政府负责修筑房舍,供给必要的农具、种子,还得在每个居民点,配备医生和巫师等等。

这就意味着,秋后,李灵的主要工作,就是带着军民继续开荒,至少要为那一万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