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一寸河山一寸血3·落日孤城> 第二十七章 “红苗”登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红苗”登顶(2 / 9)

眼之间,便可以爬到任何悬崖峭壁上去。

跟悬崖峭壁相比,禹王山真的不算什么,所以张冲说得很对,在禹王山上较量,是日军吃亏,滇军占便宜,后者在山里作战的本事,远非平原上的人们所能及。

经过几天的观察,张冲已经琢磨出了日军打仗的规律:这帮小子喜欢先使用火力,然后再上步兵。

于是在向山上冲锋时,他就沉住气,不是像通常那样冒着弹雨硬冲,而是让大家利用攀登技巧,找块岩石先躲起来。

日军要开火就让它先开火,等对方发泄得差不多了,张冲再集中迫击炮和轻重机枪齐射。

其实这就是利用了一个时间差,即它打你时打不着,你打它时,正好日军步兵上来,一打一个准!

真正拼死命,要等齐射结束,步兵冲上去白刃肉搏的时候。

百年前的戴名世先生曾这样描述“红苗”的生活习性:居险地、性嗜杀——客观地说,不“嗜杀”也不行,概因当时的彝族苗族之人“盛则虐边民,而弱则边民亦虐之”。

是欺负别人,还是被别人所欺,全凭自家本事,所以老老少少,全民皆兵,都会两下子。

张冲说,怎么拼杀,得按我们彝族老祖宗的规矩办。

凡受伤官兵,前面中了刀、箭,奖励,说明你是朝前冲锋才受伤的,后面中了刀、箭,就要拿刀砍你的背,因为你是当孬种做逃兵,否则怎么会让人打中脊背?

从普通士兵到旅团将官,一律照此办理。

张冲定下的这条规矩,连旅长都不敢触犯。指挥攻打禹王山的旅长冲锋在前,结果中了子弹,中弹后他不是上担架,而是硬撑着走到张冲面前,请他检查一下,看子弹是不是从前面穿进的。

张冲一看,确实是前胸中弹:行,是条汉子,下山吧。

要派人护送,旅长拒绝了:要送的话,前线就又要少一个兵。我的伤还不算太重,自己能走回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