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 第九章 寄诸石匮传后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寄诸石匮传后世(6 / 17)

陈洪绶终究卸下效忠明朝的伪装,投靠新朝权贵的门下。

其他(有时并不明显)与张岱过去或先前嗜好有关的事物,也都收录在这部巨著。譬如,在天文志中可看出张岱对利玛窦的兴趣是被祖父张汝霖所挑起的。张岱提到利玛窦与几位明代的历法家一同共事,但利玛窦对中国科学的影响有限,原因在于“钦天监灵台保章诸官以为外夷而轻视之,遂与之凿枘不入,故终利玛窦之身,而不得究其用,则是西学虽精,而法以人废也”。

康熙三年(1664),张岱终于完成《石匮书》,全书篇幅凡两百五十万字,上起洪武肇基,下迄天启崩殂(1360年代至1627)。《石匮书后集》依序提到几位皇帝与南明诸王的史实梗概,只有二十余年,篇幅自然较短。不过由于内容几乎遍及朝廷治理的各个面向,上自天文历法,下至经世济民,举凡《石匮书》涉及的层面全都统摄其内,且张岱胪列的列传共计五十六卷,内容细密又繁复,《石匮书后集》最终完稿时仍约有五十万字。张岱整部明史共计三百万字。

康熙八年(1669年,或许稍晚),张岱特就修史一事致书好友,自道终能心平气和看待过去,置之度外、平静观察史事。“心如止水秦铜,并不自立意见。故下笔描绘,妍媸自见,敢言刻画,亦就物肖形而已。”事实上,身为史学家,张岱对几乎将自己摧毁的过往,一直是个感情丰富的见证者。尤其《石匮书后集》各篇皆有论赞列于文末(有时则在开篇处综述全篇题旨),有意师法司马迁精辟扼要、富道德洞察力的神韵——张岱认为这正是太史公独到之处。

张岱花了不少笔墨在《石匮书后集》追咎明亡之责,对身陷此危机的诸位人物一一评价。根据张岱的解释,崇祯皇帝称得上正派之人,却因先帝庸碌,自己又无法运用既有资源,开创新局,导致颓势难以扭转。崇祯既可怜、又可恨。不过,对于在顺治元年底、二年初短暂偏安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