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晚清帝国风云3·火烧圆明园> 世界上最愚蠢的傻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世界上最愚蠢的傻瓜(1 / 3)

1860年这一年,南北都爆发了中西之战。与上海战役不同的是,英法对北方的战争蓄势已久,早在前一年冬天,英国就以额尔金为公使,以格兰特为陆海军统帅,率英军及印度士兵一万三千人,外加五千香港驻军前往远东。法国紧随其后,以葛罗为公使,以孟斗班为陆海军统帅,率军七千赴华。

在额尔金出发前,英国外相罗素对他的训示是:“你此次的使命,一是质问中方在海河攻击我使舰的理由,二是索要英法军舰被损坏的赔款,三是确保在北京交换《天津条约》。”显然,这是对第二次大沽口战役失败以及中国宣布废除《天津条约》的回应。

1860年2月,作为前英法公使和第二次大沽口战役的当事人,卜鲁斯、布尔布隆在上海照会时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的何桂清,提出上述条件,并限中方于三十日内予以答复。

第二次大沽口战役获胜后,中国朝野信心倍增,认为本国军队“陆战能胜,骑射可倚”,与外国军队作战未必就会落于下风。同时为防备英法联军卷土重来,咸丰还陆续抽调满蒙骑兵及北方各省步兵数千人,专门用于加强天津大沽一带的防务。

随着防御能力的增强,咸丰的态度趋于强硬。看到何桂清的奏折,他下达上谕,认为之前卜鲁斯单方面带着兵船北上,破坏了海河的防御设施,是英国首先背约。既然责在英方,那么英军损兵折将就属于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原有《天津条约》的各项条款也只能作废。

咸丰在国内还面临着太平天国这一强大的对手,他本质上并无再战之意,废约云云不过是想给对方一个下马威而已,所以在上谕中留了余地,称英方如果“自知悔悟”,仍可在上海重议条约,中方愿意斟酌道光年间曾答应对方的条件,有选择地予以“通融办理”。末了,他又再次强调英国代表不得擅自北上,“再有兵船驶入拦江沙者,必痛加攻剿”。

不管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