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澳洲风云1876> 第690章暗地勾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0章暗地勾连(2 / 5)

战争远没有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而是历史的必然。

1894年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扶桑国不宣而战。

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朝军舰“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熊本”舰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制造了高升号事件,从而引爆了甲午战争。

英国商轮“高升”号事件发生后,经过澳洲《世界日报》报道,英国国内舆论一片大哗,小小的扶桑胆敢袭击悬挂英国国旗的英国商船并致5名英国人遇难,英国人扬言要狠狠惩罚不知天高地厚的扶桑人。

北洋总理大臣李鸿章原本非常心疼数百名死亡的淮军精锐,现在看到死了几名英国人,不由得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似乎有好戏看了。

这些狂妄的扶桑小鬼子不知厉害,竟然敢冒犯大英帝国?

然而事态的发展却出乎李鸿章意料,扶桑人展示其过人的“外交公关”能力。时任首相伊藤博文把海军部训斥一番后,扶桑外相陆奥宗光下令法制局按照“文明国家”的程序对事件进行调查。

从7月27日到正式宣战的8月1日,在这短短一周内。

扶桑搜集了大量证据,主要由“熊本号”军官、获救的高升号船长和大副的调查笔录,以及其他一些获救者的证词组成,其中高升号船长成为关键证人。

随后,“文明国家”扶桑按照“国际惯例”形成《关于高升号事件之报告书》。这份没有另一当事方大清国参与的单方报告,居然在后来英国的两次海事审判听证会上大派用场。

于此同时,扶桑政府全面展开“危机公关”。

精明的扶桑人就已经弄清楚英国主要媒体的“办事价码”,大洋王国在这方面做的就非常好,他们照葫芦画瓢,事件发生后,扶桑立马向路透社行贿600英镑以换取“关照”,几天后又提供了1000英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