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八四零章 最后的布置(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四零章 最后的布置(五)(5 / 6)

扩张的江苏。

至于大顺的那些边远地区、或者交通不便的人地矛盾极端激化区,他又没见过。自觉或许甘肃比松江府略微差些,但料来也不会差太多。

在给出这个回答后,权哲身再度跪倒在地,额头触地恳请道:“兴国公就有富庶江苏之能,还请兴国公传授富民之策。”

“学生自东藩小国来,欲求学问于大儒。绵庄先生言,吾国之途,在松苏。学生冒死求见,恳请国公指点一二。”

“吾国自来忠顺,藩属之心不二,只盼国公念箕子之德仁,予以指教。”

权哲身也是豁出去了,一开始还想着趁机搞点事情,可等着真来到这里后,在刘钰的催问之下,终于还是慕强之心战胜胜出。

刘钰其实并不认得权哲身,包括他的老师,也是一概不知。大顺自己这边一堆学派,他都不可能各个都认识,也就是和颜李学派、考据学派这两圈人有点交集。

可,既是同文化圈,而且又是儒生,他对这些人的想法,大致是了解的。

基本就是往回退、老三样。变种井田制、亦或均田法。

没了。

在土地这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经济要素上,没听说有出这个圈的。

而且几乎必然都是“空想”派,指望着上层自发改革,或者在不触动地主利益、或者在地主所能接受的改良之下搞。

伸出手指头点一点。

降低官田税、增加私田税,使得田主自发投效官田。

划定个时间范围,在此之后,土地不得买卖。

三十年赎买。

恳求地主行仁善之德,自发永佃给佃户。

既定划线之后,鼓励官民举报越线继续兼并的的,民告归民、官告归官的。

……这基本算是最不扯犊子的想法中的佼佼者了,要是能比这个更高,那绝对没有。

刘钰就可以明确的说,王源的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