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我的第三帝国> 444.第444章 444差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44.第444章 444差距(1 / 5)

事实上德军与英军的作战水平并没有战果上显示的那么巨大,英国作战部队事实上战斗力是非常优秀的,百年帝国的积累留给后人的东西是非常雄厚的,至少在军事实力上是非常可观的。

双方单纯以步兵比较而言,战斗力绝对是在伯仲之间,德军在单兵火力以及战术革新上有优势,英国军队则是在炮兵火力以及武器射程上胜出,真正影响双方战斗力的东西,其实是装甲部队的质量与运用,还有空军的支援力度上。

德国人所向披靡的进攻,事实上其实是在空军预先摧毁敌军集结地区,破坏对方的防线之后,再由数量质量都具有绝对优势的装甲部队撕扯开对方的阵地,然后把已经肝胆俱裂晕头转向的残余敌军交给自己的步兵去收拾。

这套作战模式依靠的是德国陆军和空军多兵种的紧密配合,以及各个部队在局部地区的经验发挥,说白了其实就是不对称的火力压制战术。用空军的打击还有坦克的快速突击来弥补自身炮兵火力不足的劣势,这也是尽量把德国产能制约下的大口径火炮数量短板隐藏起来的正确做法。

不过在英国登陆前期,德国作战思想是更快更多的把部队运送到英国本土。这就导致运输力量的组成必须更加精确的计算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是装甲部队作为快速突击力量必须第一时间抢运到英国,为了保护滩头阵地步兵的数量也必须达到集团军水平——于是一些次要的装备就被压缩到了一个相当可怜的数量上。

比如说汽车,除了一部分装甲部队需要运输油料而准备了部分汽车之外,大部分德军步兵都没有一辆交通工具,甚至连马匹都没有,伦德施泰特将军的集团军军部也只有20多辆汽车,规模竟然比部署在法国的二类步兵军都不如。

因为缺乏了让德国在法国战场上纵横驰骋的摩托化步兵,所以德军的移动速度就成了制约德军作战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面对英国蒙哥马利的诺里奇反击,伦德施泰特麾下的A集团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