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武侠修真>道果> 第八百三十九章 学府学子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三十九章 学府学子心(1 / 5)

国子监的设置,古已有之,大瑞朝定国子监也是依循前例,不过在具体细节和职权上,还是有所变动的。

不只是和前朝、更久远的朝代比,就算是和开国时候比起来,眼下的国子监也有很大的不同。

大瑞开国时,天下初立,百废俱兴,那时候的很多大儒、宗师,在战乱的时候死伤不少,余下的也是避难的避难、赴义的赴义、隐居的隐居,不只是大儒一级,就算是寻常的读书人,也是死伤众多——军阀割据的时代,用的刀剑说话,谁会和你讲道理?

这样也造成了王朝初建时的一些问题,就是可用官员不多,马上打天下的将军,打仗是一把好手,可说到治理地方,就有所欠缺了,将他们当做官员,送去地方,无异于虎入羊群。

所以,大瑞太祖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将培养出来的年轻士子,直接予以重任,越级提拔,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就出自这国子监。

随着时代变迁,科举再兴,官员的递进、考评、分属,逐渐完善,国子监的监生没了先辈们的机会,可越级提拔的事情,也令国子监的地位和名声稳固下来,成了受士子们向往之处。

这里面除了精神因素之外,还有就是基于现实的考量。

国子监神位国学机构,其内监生一般都会科举有成,日后为官,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一个圈子,互相帮衬,能提前入内学习,无疑能为日后为官打下人脉基础。

而且,从国子监走出来的监生,一旦金榜题名。起点也和一般的进士、同进士不同,这种不同便是国子监影响力的体现,无论是从中走出来的告官、还是在读的监生。都会对有监生资格,得了进士之位的新近官员。寄予厚望。

在这种集体意志的关注下,就算是吏部,也要思量一下影响,不得不有所妥协,最后渐成俗定。

凡此种种,都注定国子监的特殊地位,这种地位,又反过去影响士林。被很多大儒、宗师所看重,于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